薩爾斯堡莫札特之亂記, 叫做亂記, 是因為我聽了在地的導遊很認真地, 猶如維基一般 娓娓道來
本來我也就一路放空 隨他如雷貫耳(都發
🎧掛盒子砲收發訊號) 後來偶然聽見, 同團老夫妻在莫札特住屋前爭論
「我好像來過 沒啦 那是貝多芬啦 不是啦 那是他出生的地方啦 矮油 我們來第三次了啦⋯⋯」
嗯
我試著在喝咖啡時 雞婆地跟老太太們說了個故事, 然後記在這裡⋯⋯⋯1790年, 法國的大革命搞的許多歐洲貴族很驚惶,腳底抹油的不少,收斂奢華含水過冬的也很多。這讓許多原本靠著貴族生活的人改變命運,比方海頓好啦。海頓老爹 一輩子被義大利來的傢伙壓著幹了一輩子的副總監最後時局不佳還“被辭職”(註解:當時義大利的音樂人被認為比較高檔)。天可憐見,海頓老爹被一個早早離開宮廷樂隊,轉行做音樂經紀的靈光老同事找上去英國表演。
(註解ㄧ:本來是找莫札特的,莫札特身體太爛了不能去去不了。註解二:這時候的英國比起法國歐陸,發達又繁華,受惠工業革命以及海外殖民的新崛起中產階級出得起錢找這些以前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宮廷樂人。)戲來了,莫札特跟海頓就在這年。在維也納。這兩人差了24歲,見了面道別。莫札特不知道是哭自己不能去還是哭老爹一別,唯恐自己活不了久再看不到老爹。
後來也是如此,1791年莫札特掛點前,寫了一首風格寡淡的鋼琴協奏曲,有點人生走馬燈的味道,為了賣點錢還抽第三樂章一段弄成童謠叫做「嚮往春天」。
本來我也就一路放空 隨他如雷貫耳(都發

「我好像來過 沒啦 那是貝多芬啦 不是啦 那是他出生的地方啦 矮油 我們來第三次了啦⋯⋯」
嗯
我試著在喝咖啡時 雞婆地跟老太太們說了個故事, 然後記在這裡⋯⋯⋯1790年, 法國的大革命搞的許多歐洲貴族很驚惶,腳底抹油的不少,收斂奢華含水過冬的也很多。這讓許多原本靠著貴族生活的人改變命運,比方海頓好啦。海頓老爹 一輩子被義大利來的傢伙壓著幹了一輩子的副總監最後時局不佳還“被辭職”(註解:當時義大利的音樂人被認為比較高檔)。天可憐見,海頓老爹被一個早早離開宮廷樂隊,轉行做音樂經紀的靈光老同事找上去英國表演。
(註解ㄧ:本來是找莫札特的,莫札特身體太爛了不能去去不了。註解二:這時候的英國比起法國歐陸,發達又繁華,受惠工業革命以及海外殖民的新崛起中產階級出得起錢找這些以前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宮廷樂人。)戲來了,莫札特跟海頓就在這年。在維也納。這兩人差了24歲,見了面道別。莫札特不知道是哭自己不能去還是哭老爹一別,唯恐自己活不了久再看不到老爹。
後來也是如此,1791年莫札特掛點前,寫了一首風格寡淡的鋼琴協奏曲,有點人生走馬燈的味道,為了賣點錢還抽第三樂章一段弄成童謠叫做「嚮往春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